-
从上述的学生背景来看,这七位同学的硬指标差不多,不过本科院校背景还是有差别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海南大学的姚同学托福分数低于宾大研究生院要求的最低分100,而且GRE成绩也略低。
-
美国建筑学专业对对硬件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GPA达到了3.0,TOEFL达到100,GRE达到310,都是有机会申请到名校的。因为能吸引admission的要素里面,作品集和PS是最关键的。
-
C同学有工商管理和英语双背景,工商管理教她“商业逻辑”,强调成本分析、商业决策能力;英语专业练就“跨文化沟通”,突出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两项能力正是全球供应链人才的刚需。文书中强调她的双专业背景
-
学生是建筑学背景,申请市场营销专业跨度非常大,需要文书材料中找到建筑设计与目标专业的关联性。申请团队精准定位,深度挖掘背景契合点,强调建筑学中培养的“数据驱动设计思维”
-
美国金融硕士申请者众多,JHU MSF以“高排名+STEM认证”受追捧,学生GPA 3.48申请名校存在短板,JHU MSF往年录取者GPA中位数在3.6+,所以文书材料需要从软背景中挖掘一些独特性,突出经济学与金融的关联性
-
学生属于泛商科背景,但实习偏向数字媒体方向推广,因此推荐申请Marketing,提交申请后4周获得面试邀请,顾问团队进行2次mock interview,面试后获得正式录取。
-
T同学为海外建筑学背景,与申请的商业分析(BA)课程重合度低,GRE 310在商科竞争中不占优势。学生有两年的工作经历,文书老师将她建筑学的经历进行包装拆解
-
学生本科背景为财务管理,均分88较好,有一段三个月的500强企业财务实习,主申悉尼大学会计与金融方向。悉尼大学的商科硕士申请者众多,尤其热门方向如Finance、Data Analytics等。
-
M同学作为双非院校艺术管理本科学生,82分的GPA在英联邦申请体系中处于明显劣势。雅思6分的语言成绩仅达最低门槛,叠加院校背景弱势,构成了申请QS前百名校的双重障碍。
-
学生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硕士打算申请偏量化的金融经济类硕士,对学校的期望很高,申请目标是美国TOP30内的知名院校,包括了JHU、USC、WSUSTL、UCSD、BU等。学生的GPA及标化成绩对于申请竞争激烈的量化金融硕士来说处于劣势。